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 > 正文

醉曲靖:人在公园中!公园在城中!

2015年9月3日,《中国建设报》对曲靖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拆临建绿工作成效作了报道:
  “人在公园中,公园在城中。”这是云南省曲靖市许多市民的共同感受。近年来,曲靖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,在旧城区大力实施拆临拆违、增绿补绿工程,通过攻坚克难、共同努力,中心城区各类城市绿地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,旧城区近6000平方米土地完美“蜕变”为公园绿地,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,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。
\
 
  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市民出行300米见绿、500米见园的要求,曲靖市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,以“突出重点、分片包干、责任明确、先易后难、拆临(违)建绿”的方式,把握拆临的重点、难点,找准突破点,有的放矢、攻坚克难、主动作为,全力实施中心城区拆临拆违、拆临建绿、拆墙透绿、见缝插绿工作,有效增加了中心城区绿地数量。

  通过积极开展拆临拆违、拆墙透绿专项行动,2014年以来,中心城区投入资金1470万元,拆除临时建筑277处
14.18万平方米;投资183.36万元实施拆临建绿及空地建绿工作,新增城市绿地5919.78平方米;各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,通过拆墙透绿增加绿地面积2.63万平方米。

  “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”作为一个工业城市,曲靖要在中心城区的旧城区拆临拆违、拆墙透绿实属不易,每一平方米的绿地,都蕴含着曲靖市创园工作者付出的艰辛、挥洒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。
 
\

  位于曲靖中心城区旧城区中心地段的“文昌苑”,此地块原为私有房屋和土地,房屋出租给“向阳饼屋”和“玉树庄”饵丝店,每天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。但该地段的脏乱差与曲靖市的整体发展极不协调,严重影响了城市街景美观。为了做通业主工作,曲靖市通过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的方式,数十次地与房主沟通和做思想工作,最终说服房主,同意拆除房屋。此地块拆除后,曲靖市投资39.18万元建成了区域性城市绿地景观,新建绿地640平方米,由此诞生了旧城区黄金地段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公园。建成后的这块绿地景观,得到了周边不少市民的称赞。“之前总爱来这里吃早点,现在虽然少了吃处,但是却多了个休憩之地,也给我们的城市增添了美景。”走累了坐在凳子上休息的李大爷笑着说。

  拆临建绿、拆墙透绿,不仅能还“绿”于民,而且对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,提升城市绿地数量、优化美化人居环境、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为此,曲靖市要求市直单位加大拆墙透绿力度,把公共空间让出来,还绿于民。
\

\
 
  按照计划,曲靖市首先从市、区两级机关大院开始做起,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。曲靖市麒麟区制定了《曲靖中心城区拆临拆违和门头整治工作方案》、《曲靖中心城区增绿补绿实施细则》等,共拆除175处临时建筑(门头牌匾)共7.7万平方米,对珠江源大道、河滨路、南宁南路、瑞和西路等城市道路进行了增绿补绿。曲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投资31.22万元,拆临建绿974平方米,不仅有效地增加了绿地面积,而且对中心城区拆临建绿及屋顶绿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。麒麟区科技局投入资金11.88万元,拆临建绿403平方米,栽植香樟等乔木146株、球形植物13株、小灌木800株,有效增加了城市绿地数量。麒麟西路电力修造厂通过拆临建绿,栽植乔木8个品种、球形植物5个品种以及灌木、地被等,新增绿地面积483平方米。

  这些新建的景点不仅为城市道路景观增添了新亮点,也为市民健身、休闲、娱乐提供了好去处。
滇ICP备14004030号-1 技术支持:曲靖珠江网